代表著作

 

期刊論文 英文期刊論文 中文期刊論文 專書 / 專書章節 研討會論文 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國際研討會論文國內研討會論文發表/論文集 通訊

My GOOGLE Scholar My LinkedIn My ResearchGate

 
001 林美君, 陳欣珏, 張俊彥 (已接受):國小生電腦自我效能與學習滿意度的關係:科學學習動機的中介作用。數位學習科技期刊
002 林琦峰、趙瑞青、張俊彥、葉庭光、吳穎沺 (2022):線上天文探索營隊之規劃與實踐。科教館學刊,3,72-79。
003 林美君、陳欣珏、張俊彥* (2022):國小生在探究式學習中自我效能感、表情符與科學概念理解之初探。科學教育學刊,30(1),27-48。 (TSSCI)
004 鄭秉漢、葉庭光、張俊彥*(2020):因應教育需求的防災桌遊之設計與推廣。防災科學5,53-80。
005 蔡仁哲、陳嘉俊、陳佩琪、劉湘瑤*、張俊彥* (2020):國小生物多樣性科學桌遊設計與教學應用。科學教育月刊430,7-32。
006 鄭秉漢、蔡仁哲、陳仕燁、張俊彥* (2020):從桌上行為流向生活習慣:水資源桌遊之設計與成效。環境教育研究16(1),1-36。(ACI)
007 李文獻、林美君、張俊彥、賴信志*、林慧敏 (2020) :運用數位科技於戶外教育場域之科學繪本教學設計─從教學者觀點探討。科學教育月刊428,11-31。
008 陳欣珏、張俊彥* (2020):智慧設計論在科學課堂教學的可行性-從STS視角思考。科學教育月刊427,9-23。
009

陳欣珏、張俊彥* (2019):網路探究活動對國中高、低批判思考能力學生之探究能力及演化概念知識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27(4),229-250。 (TSSCI)

010 李龍豪、簡佑達、張俊彥、李宗諺、曾元顯*(2016):短文回應的主題自動歸類在行動教育活動上之應用初探。圖書資訊學研究,11(1),47-84。
011 鄭泳松、陳建宇和張俊彥(2015):從大體解剖實驗到虛擬實境: 談解剖學教學之新趨勢。台灣醫學,19(1),72-82。
012 林琦峰、張俊彥(2013):運用「嵌入式評量」發展天文營隊課程-建立天文教育新模式。科學教育月刊364,24-39。
013 林美馨、張俊彥*、林佳旻(2012):國小自然科教師對地球科學主題興趣、授課頻率與地質時間覺知之研究。科學教育月刊348,2-17。
014 吳皇慶和張俊彥(2011):地球科學動畫試題的設計與應用。考試學刊9,77-88。
015 曾元顯和張俊彥(2010):2005-2009年臺灣教育學門國際論文排名現況。評鑑雙月刊28,42-45。
016 郭重吉、邱美虹、黃臺珠、張惠博、張俊彥、周進洋、王國華、陳忠志、譚克平、黃鴻博(2009):中小學學生科學學習成果的評量架構與命題示例之研發。科學教育學刊17(6),459-479。 (NSC 96-2522-S-143-002-LS) (TSSCI)
017 李田英、曹博盛、左台益、謝豐瑞、黃福坤、陸健榮、張俊彥、楊芳瑩、洪志明、黃芳裕、張文華、張永達、童麗珠、楊文金、羅珮華(2008):中學科學教師之教育學程修習狀況與成效。科學教育月刊311,2-16。
018 張俊彥和王浩全(2006):科學學習成就測驗之國際現況與未來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52,133-147。
019 李文旗和張俊彥(2005):中學生應達到的地球科學素養?中學地科老師的觀點。臺灣師範大學學報:科學教育類50(2),1-27。(NSC 91-2511-S-003-061)
020 張俊彥(2004):從地球系統出發的統整式科學教學模組。國立編譯館館刊32,42-50。
021 李旻憲和張俊彥(2004):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問卷之研發與初探。科學教育學刊12(4),421-443。(國科會學術研究優良期刊)(NSC 94-2511-S-003-028)
022 蔡宛芸和張俊彥(2003):小油坑「野外考察」統整式教學模組的研發。科學教育月刊257,2-12。(NSC 89-2511-S-003-144-)
023 賴麗琴和張俊彥(2003):三位地球科學教師對統整課程觀感之個案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學報:科學教育類48(1),1-22。(NSC 89-2511-S-003-144)
024 許瑛玿、謝惠珠、鄒治華和張俊彥(2002):調查臺灣地區國中學生颱風概念理解現況。科學教育月刊255,2-11。(NSC 89-2625-Z-003 -003-)
025 張俊彥、邱貴發、林陳涌(2002):國內科學教育相關期刊排序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0(3),309-340。(NSC 89-2517-S-003-013) (國科會學術研究優良期刊
026 吳佳玲和張俊彥(2002):高一學生地球科學問題解決能力與其先備知識及推理能力關係的初探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0(2),135-156。(NSC 89-2511-S-003-144)(國科會學術研究優良期刊
027 張俊彥和賴麗琴(2001):它可行嗎?「地球系統」為整合主軸之教學模組研究。科學教育學刊9(4),323-350。(NSC 89-2511-S-003-144) (國科會學術研究優良期刊
028 吳佳玲和張俊彥(2001):學生問題解決思考能力與其個人背景變項之初探。科學教育月刊245,2-10。(NSC 89-2511-S-003-144-)
029 董家莒、張俊彥、蕭建華、戴昌國 (2001):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歷程對學生地球科學學習成就之影響。臺灣師範大學學報:科學教育類46(1,2),43-64。(NSC 89-2511-S-003-061)
030 賴麗琴和張俊彥 (2001):統整課程之研發與其初步成效之探討。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3,1-11。(NSC 89-2511-S-003-144-)
031 張俊彥和董家莒 (2000):「問題解決」或「無問題解決」?電腦輔助教學成效的比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4),357-377。(NSC 89-2511-S-003-061)(國科會學術研究優良期刊
032 張俊彥和陳盈霖 (2000):不同電腦輔助教學(CAI)模式對高中學生「恆星演化」學習成就及其態度之影響。臺灣師範大學學報:科學教育類45(2),1-20。(NSC 88-2815-C-003-026-S)
033 張俊彥和程上修 (2000):在地球科學課融入創造性問題解決及合作學習策略之初探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3),251-272。(NSC 89-2511-S-003-005)(國科會學術研究優良期刊
034 張俊彥和翁玉華 (2000):我國高一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其科學過程技能之相關性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1),35-55。(NSC 87-2511-S-003-026)(國科會學術研究優良期刊
035 賴麗琴和張俊彥 (2000):美國地球系統科學社區化課程發展計畫(EarthComm)評介。科學教育月刊232,61-67。
036 張俊彥和董家莒 (2000):伽利略的春天-透鏡的應用。科學教育月刊229,22-26。